《不能相愛的兩個人》探討的主題相當特殊,為什麼製作團隊會選擇這樣的內容呢?
在這一篇製作日記有完整的說明。
個人翻譯,非官譯。
以下圖片均出自原文。
---------
原文出處:
https://www.nhk.jp/p/ts/VWNP71QQPV/blog/bl/pe6M8agVJ5/bp/pzA6nOv6qE/
《不能相愛的兩個人》製作日記⑥(軼事0)――
《不能相愛的兩個人》誕生原因
大家好。
我是擔任「夜Dora」(譯註1)《不能相愛的兩個人》企劃、導演的押田友太。
在2013年進入NHK電視台後,歷經廣島據點播放局,之後約4年的時間均以大河劇、晨間劇為中心,在東京參與電視劇的製作。有這樣經歷的我,關於企劃本齣電視劇的契機,有一些話想說。
不講戀愛,就不是電視劇嗎?
在最初任職的廣島據點播放局,我第一次製作了電視劇,那是一齣高中生以神樂這種傳統藝術為社團活動而努力的故事。在製作該部電視劇時,與作者討論的過程,出現了雖與劇情主軸無關,但「因主角是高中生,還是加入戀愛元素比較好吧」的意見。當時像這種青春電視劇基本上都是這樣,我認為這樣也可以,但我另一方面也有就算是高中生亦未必需要戀愛劇情吧,這樣的想法。結果不由得描寫了女主角與好友、學長之間的三角關係。但在播放完畢後,我還是認為要是單純只描寫熱衷社團活動的故事就好了。
之後來到東京,參與大河劇、晨間劇時,與女主角有對手戲時還是幾乎都帶有戀愛元素。也發現在發表女主角人選的同時,社會上話題也多會集中在「那麼跟他配對的是誰?」。當然,在電視劇、電影的世界裡,跟誰相遇、發展出什麼樣的戀愛關係,怎麼在一起(又或者是為了在一起要越過什麼樣的阻礙),注視這些過程,對觀眾而言無疑是具有戲劇化元素的。就像有戀愛劇(譯註2)這種類別一樣,在虛構故事裡,「戀愛的描寫」是最具有重要歷史脈絡的。然而若不講戀愛就不是電視劇了嗎?反戀愛的電視劇=非電視劇嗎?這個疑問我揮之不去。
這個時候,在與新人作家一同開發劇本的內部會議上,一位作家告訴我「性單戀」(譯註3)這個名詞。(在愛情上會被吸引,但不想要這份感情有回報,也不堅持擁有伴侶關係)為了能更深入了解這個名詞,我採訪了某個團體,這個團體對無浪漫傾向、無性戀(譯註4)知之甚詳,藉此我了解了這些名詞的意思,也得知當事者的心聲。雖然學習還不足,當時也對「無浪漫傾向」、「無性戀」的意義一知半解,但從採訪的過程中得知,這些和性單戀原本就是從同樣範疇內衍伸出的語彙,有很相近的關係。(似乎也有將這些名詞均彙整為相關概念的作法)。
在採訪當中,那句話打中了我。
「在日本,是否不描寫戀愛的美好,就一定不是電視劇了?」
「如果只有這樣的電影和電視劇,就會有人認為自己的存在被否定了。」
這些話無意中和我自己心中的疑問重疊了。雖然對於製作「戀愛是美好的」電視劇我們並沒有想太多,但實際上,看了以後或許會有人受到傷害。我們「理所當然」認為戀愛是幸福的,其實未必真的是這麼「理所當然」。
不單只是無浪漫傾向無性戀的當事人,有更多的人抱持著「不戀愛就不幸福嗎?」的疑問,為了這些觀眾,製作這樣的電視劇應該也不錯吧。懷抱這樣的想法,企劃了本齣電視劇。(非常感謝認同這個企劃的尾崎總製作人)
向編劇.吉田惠里香邀約
雖是這樣說,但以「不戀愛就不幸福嗎?」為主題的電視劇基本上不存在。就像我前面說的,「戀愛」擁有推進故事的力量。雖然不是有意,卻存在著不知不覺的以「戀愛腦」製作的我,三角關係、戀愛角力等刺痛般的故事進展吸引著我,我實際感受到自己有多麼被戀愛劇牽著走了。
編劇吉田惠里香小姐和我有一樣的煩惱。我看到某一次訪問中,提及吉田小姐擔任編劇的《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東京電視台)劇中,出現了一位原著沒有的、沒戀愛也無所謂的角色,這源自於吉田小姐的提案。我隨即提出見面的邀請,得到的回覆是:這是我一直很想描寫的主題,請務必讓我參與。正因為是一直以來編寫了許多戀愛喜劇、面對戀愛劇的吉田小姐,到底會如何描述「不戀愛的幸福」呢?我對此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在劇本的編寫上,也可選擇不出現無浪漫傾向無性戀這樣的詞,但吉田小姐「想從正面迎戰」,受這樣的想法推動,我決定讓無浪漫傾向無性戀這樣的名詞登場。所以也讓考證的工作人員參與,透過不斷地採訪、細心的製作,希望盡可能趨近真實。因此劇中人物說的台詞,其實是將採訪時的話語、小故事,加以潤飾而成的。
特別是咲子和羽的人物設定非常費時。在劇中,雖然咲子和羽同樣是無浪漫傾向無性戀者,但就像無浪漫傾向無性戀中也有各式各樣的人一樣,對戀愛、性愛也有「不是很懂」、「感到厭惡」等各種不同的設定。
由於考證工作人員的提案,為了讓咲子和高橋的形象更加鮮明,準備了無浪漫傾向無性戀相關的近50個問題與事例。然後再一起討論咲子、羽會如何應對、曾有什麼體驗等等,磨合出角色形象。(岸井雪乃小姐和高橋一生先生也一同參與)
比如說,針對「有沒有過別人對自己有好感,但自己卻沒有察覺的經驗」這個問題,咲子應該會說「有」(周圍的人告知後才知道);高橋則「幾乎沒有」(有所警覺的緣故)。咲子和高橋應該是曾這樣應對、有這樣體驗的人吧。就像這樣慢慢把形象磨合出來。
以此為契機,就算對無浪漫傾向無性戀沒有更深的認識,但花了意想不到的時間,也得以質問自己,是否充滿了各種偏見。
自己的幸福由自己決定
![]() |
就這樣,這齣劇連劇本的編寫都充滿各種曲折,但由於演員、幕後工作人員的全面參與,才好不容易能順利播出。因此我和吉田小姐一同透過這齣劇,想要傳達的最重要的事情是「自己的幸福由自己決定」。這當然不是指「不戀愛是好的」或是「戀愛的人不好」,如果評斷這是好的、這是不好的,結果就會變成「強迫別人接受」。我們的目標與目前為止的戀愛劇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我們更希望,不要隱藏自己的想法,迎合別人活下去,也就是「不欺騙自己的感情活下去」,幸福不是由別人來告訴你,「自己的幸福由自己決定」,最終希望本劇能成為帶來這樣勇氣的電視劇。
非常感謝閱讀如此長文到最後的讀者。製作團隊正一起往終點奮戰中!《不能相愛的兩個人》劇情將會如何發展呢?若能觀賞到最後,我會感到相當幸福。
譯註1:NHK電視台每周一晚間10:45的戲劇時段
譯註2:原文為Melodrama,意指戀愛劇。
譯註3:原文為Lithromantic,意指性單戀。
譯註4:原文為Aromantic Asexual,意指無浪漫傾向無性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