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17歲的帝國》的骨架――製作人佐野亞裕美訪談


有最終回雷!!!

(上圖非原文附圖,為官網主視覺圖,擺在這裡純粹是因為我自己很喜歡😊)


  講到政治劇,一般會浮現謀略、爾虞我詐等政治角力的畫面,不過在17歲的帝國》裡幾乎看不到這些元素,就連與主角對立的保坂先生等青波市舊勢力,也是以談話、抗議等正面對決的方式表達不滿。

  所以看到最終回,我自己的感覺是,這部劇的主題或許更多的是擺在新舊世代間的衝突。而不論什麼世代所懷抱的不安與不滿,不應因為年紀而被忽略,而是需要被聆聽,主角就是擔任這個聽眾的角色。若是如此,星野源飾演的平清志的立場就會相當奇妙,而這個角色也確實左右了劇中的結局走向。

  這樣想的同時,我去看了本劇的官網,才發現在這裡也講到了平清志這個角色的誕生,在此翻譯分享給大家。


個人翻譯,非官譯。

以下圖片均出自原文。

------------

原文出處:https://www.nhk.jp/p/ts/VNXRGXV8Q3/blog/bl/pJePOEwvmB/bp/pYRMpGzPQ2/

《17歲的帝國》的骨架

  我是製作人佐野亞裕美,想由我來稍微談談《17歲的帝國》到骨架完成為止的一些過程。

  第一次見到編劇吉田小姐是在2020年的11月。當時幾乎沒有談到本劇的企畫內容,而是聊了許多如電影《椿三十郎》、或是《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等各自私底下的話題,之後我便想著,一定要和如筆下人物般那麼有魅力的吉田小姐一起工作!

  以「主角是10幾歲的青少年、青少女」、「使用AI」為關鍵字,再加上吉田小姐孕育出的《17歲的帝國》劇名,以及「高中生的實驗國家政治」這樣的宣傳標語,以這些為基礎,不斷地蒐集資料與討論,一點一滴地將本劇的骨架建構起來。協助編劇的鈴木貴昭先生也加入後,便開始訪問AI、地方政治等各個領域的專家,又與製作統括的訓霸先生、導演武五郎先生與製作設計師服部先生一起訪問了針尾無線塔的所在地――佐世保,在那裏大家也繼續討論交換意見。(譯註:關於本劇的重要外景地針尾無線塔的訪問過程,可參見https://eveyjapandrama.blogspot.com/2022/05/blog-post_26.html

  在去佐世保的那天晚上,大家在用餐時,吉田小姐說:「和我一起創作作品的人大家心中都存在著14歲或是17歲的青少年」。我無法在這裡簡單的將吉田小姐說的1417歲具體說明,不過我自己是解釋為純粹、青澀、衝動,且同時存在著強大與脆弱、寬容與狹隘等矛盾……,這些隨著年歲漸長逐漸消失的特質,能在身上留下多少痕跡是非常重要的,而這一點也是在形塑本劇人物時非常重要的靈感。

  影響最大的,是星野源先生飾演的平清志這個角色。原本一開始在構想、劇中人物表中是沒有平這個角色存在的。因為全篇只有5集,想將主軸擺在10幾、20歲前半的年輕人,與對變動感到困惑進而反抗的舊世代間的對立。不過在討論的過程中,我想要一個在年輕人與年長者間戰鬥的角色,而拜託了吉田小姐。雖然是我個人的想法,但電視台裡也是,在所謂泡沫世代的人退休以後,覺得總算輪到自己出頭了,卻面臨著「非得培育年輕人」的社會氛圍,機會逐漸被比自己年輕的人拿走,被那些從小就接觸各種各樣的文化、習於操控數位機械、擁有嶄新價值觀與能量、光彩奪目的年輕人。在我們這個年紀,很多人都會擔心要是講話語氣稍微兇一點便會遭到孤立。所以我想到,若是像這樣懷抱著鬱悶、中階管理層的人物在這個世界登場的話,會出現什麼樣的表情呢?故提出了增加平這個角色的提案。

  懷抱著理想、歷經辛苦才進入政治圈,周圍的人不斷說「接下來就是你了」,這樣的平主導了梭倫的開發,但梭倫選擇的人卻不是他

  在平的心中,留下了多少14歲、17歲呢?

  請務必也以這樣的視角觀賞最終回。

  土曜劇《17歲的帝國》最終回,明晚10:00播出,請務必觀賞!

 

製作人佐野亞裕美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不塑造角色」――《重啟人生》夏帆訪談

「特意選尺寸稍微不合的,或是長度、大小不合身的衣服」――《石子與羽男:這種事能告嗎?》服裝造型

「石子的房間在哪裡?」――《石子與羽男》居住空間的佈景介紹

「彷彿心臟要崩壞般的痛苦與覺悟」――《鎌倉殿的13人》小栗旬訪談(後篇)

《17歲的帝國》――起點「三座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