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遠赴紐約追尋祖父的足跡――「關於混合」滿島光深度訪談(前篇)

滿島光的這篇訪談有點特別。
         與一般的訪談不同,不是為了電影、電視劇或是任何作品在宣傳,而是因為Mikkusu Magazin這份以各式各樣「混合」為主題的雜誌,來接受訪問。
  這篇訪談相當深入,提到了很多一般訪談不太會觸及到的問題,包括滿島光自己與父親的成長歷程,以及她對血統混合、性別認同混合或是不同文化混合的看法。
  但同時這篇訪談也相當的長,所以我自己將其分成前、後兩篇,在此先分享前篇。


個人翻譯,非官譯。
以下圖片均出自原文。
---------

原文出處:https://mikkusumagazin.com/0021_21-11_27_%e6%ba%80%e5%b3%b6%e3%81%b2%e3%81%8b%e3%82%8a-mitsusima-hikari/

Mikkusu Magazin2022.07.03

 

0021_21-11_27_滿島光 Mitsusima Hikari

  本人和她的名字一樣,是充滿光的存在。被光所包圍、招來光明,也受光導引著照亮周圍。只要她出現,現場就整個明亮了起來。因為她與我妻子在工作上的往,我們才會認識,也因為這樣,從一開始她就讓我叫她「小光」。與小光聊得越多就越覺得怎麼會有如此有趣的人,不禁覺得不可思議。這樣的滿島光是怎麼誕生的呢?即使只有一點也想進一步了解,因此便開門見山地訪問她。
伊島薰

 


伊島:Mikkusu Magazin是血統混合、性別認同混合或是文化混合等,以各種混合人士的訪談為中心的媒體。小光來到這裡,表示你也是某種混合,能先請問這方面的問題嗎?

滿島:好的。首先,我是混血兒,但具體來說是什麼血統的混血還在調查中。以前一直以為父親是美國混血,但20歲的時候,我一個人去歐洲旅行,覺得歐洲人的眼睫毛生長方式跟父親很像,難道是歐洲人嗎?不禁讓我這麼想。我素未謀面的祖父是沖繩的美國駐軍。而祖母,也就是我父親的母親則住在沖繩Koza市,接近嘉手納基地的Ge-to街(譯註:亦稱空港街)。似乎到我出生以前,她都在脫衣舞店端酒、招待客人的樣子,但沒有跳脫衣舞。在我出生的時候,因為擔心我有一個在脫衣舞店工作的祖母太可憐了,所以就辭職暫時到面對軍官的名產店工作了。因為我父親的臉明顯是混血兒,所以大概知道他應該是祖母和外國人生的孩子,可是沒清楚問過。以前父親曾經問過「我的爸爸是誰?」,祖母好像回答:「忘記了」(笑),所以之後我父親就再也不想問了。祖母過世之後,父親在移動衣櫥的時候,發現了裝在相框裡的照片,在照片的背後寫了名字和住址。所以我和弟弟演員‧真之介,就根據那張照片的資訊去了紐約。因為是軍人,所以留下的資料蠻多的,開始找以後,像是過去住過的地方或是現在住的地方等等,什麼資訊都冒出來了。也知道了剛好在我們去的半年前,他就過世了。我和弟弟互相說著:「阿~~就是因為過世了才叫我們來的啊。活著的時候不行啊。」另外也知道了我父親有異母兄弟,馬上就打電話跟父親說:「爸爸,你有弟弟喔!」(笑)。

伊島:恩,原來是這樣啊。

滿島:不過他沒辦法跟我們一起去紐約。以日本和海的另一端國家混血兒的身分出生,在他小的時候,沖繩尚未返還以前,在學校也會被說:「滾回美國去!」。雖然我們無法了解這樣的父親懷抱著什麼樣的心情,不過電話那一頭的他聽起來很開心,因為那是父親第一次感覺到,他的父親、也就是我們的祖父是真實存在的。我們去了以前祖父生活過的地方,在那附近的義大利料理餐廳吃午餐,跟店員說:「我們是為了追尋爺爺的足跡來到這裡的」,結果他說:「像你們這樣從沖繩來的孩子有好幾個」,我們才知道「啊!原來是這樣啊!」。

伊島:誒~這樣啊。

滿島:他看到祖父的名字說:「這應該是愛爾蘭女人和義大利男人的混血」。「啊!是這樣啊!那不就和喬.派西和(勞勃)狄尼洛一樣?!太勁爆了吧!」像這樣和弟弟很興奮地說著(笑)。在那之後,剛好有機會到義大利,給義大利人看了祖父的名字,對方說:「這個是拿坡里鐵匠家族的姓氏喔」。

伊島:喔――,知道了很不得了的事耶。

為了追尋祖父的蹤跡去了紐約

觀戰最愛的NBA賽事。受擔任籃球隊顧問的雙親影響。與弟弟真之介。

滿島:到此,才姑且知道自己是日本和海的另一端國家的混血兒。我下面還有3個弟弟妹妹,但每個人就好像屬於不同國家血統一樣,混血的方式稍微有些不同,很有趣。除了外表,思考的方式或是體型等等,很難想像是在同樣「血統歷史?」(是這樣說嗎?)當中的感覺。在沖繩,蠻常見到一半或是四分之一的混血兒,所以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到東京念書後,對自己是混血兒這一點才有更清楚的意識。

伊島:恩,本來大家就都是混血嘛。

滿島:我們雖然在沖繩長大,可是完全沒有混到沖繩的血統。

伊島:母親是鹿兒島人嘛。

滿島:母親是鹿兒島人,然後父親那邊的祖母是奄美大島人,在靈魂牽絆很濃厚的沖繩,我們是琉球人但卻又不是琉球人,感覺到自己在沖繩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存在。

伊島:阿~不過,很有趣呢。原本美國就有歐洲或是其他很多不同國家的人,所以那邊的人就很多都是混血兒,然後這樣的人來到日本,和日本人結婚生子。總而言之,父親是義大利、愛爾蘭的混血美國人與奄美大島人的混血兒,而這樣的父親與鹿兒島的母親生了小光你們。稍微查了一下就知道很多事了呢。

滿島:去國外的時候,真之介看起來很像西班牙人,一直被別人用西班牙語搭話。我去約旦的時候,在飯店的歡迎會被認為是吉普賽的孩子:還被說:「不行、不行、不行!你不能來這裡!」被驅趕了(笑),我說:「不是!不是!我是從日本來的,是大人喔」這樣(笑)。

伊島:誒――(笑)。

滿島:發現到自己:「啊!原來我比較像這邊的人啊」很有趣。

伊島:對阿,除了最小的Koutarou先生以外,其他3人我都見過了,但都長得不一樣呢。

滿島:大家都不一樣,(妹妹)Minami皮膚非常白,應該是比較像愛爾蘭那邊的,稍微接近北歐血統吧。

伊島:恩……。然後小光是吉普賽阿,這樣一說好像有點像(笑)。

滿島:臉很像吉普賽的小孩。在約旦住宿,然後去敘利亞的難民營訪問,那個時候一戴上頭巾,就和當地的人分不清楚了(笑)。

伊島:有去敘利亞阿。

滿島:對,好像在我們去訪問完的1個禮拜後,難民營就封鎖了。當時同行的工作人員中有一位後藤先生,在幾個月以後,傳出他被那個伊斯蘭國逮捕的消息,嚇了我一大跳。問了其他工作人員,他們說:「有傳出過世的消息,但大概沒有10年是不會知道真相的。」

伊島:阿~是影像被公開的那位?

滿島:對,有維護安全,地點也不同,但還是嚇到了。

伊島:好可怕呢。

「幾乎認為他和有手的人一樣健全,想像不到是沒有手的人,就算坐在一起也完全不覺得奇怪。」

滿島:在沖繩的時候,同學也有幾個人是混血兒,性別認同混合的也有很多,和特殊生(因特殊情況而受優待的學生)大家也一起玩。所以現在,像是「性別(多元)」這樣的名詞等等,將原本就不同的人冠上名稱、加以分類,反而覺得比較難以理解。

伊島:原來如此。

滿島:因為分類而感到舒服,或是覺得這樣比較好理解的人當然有,我不打算去否定這部分,只是不自覺地會想,如果真的能自然地相處,其實不需要特別賦予一個名詞。

伊島:沒錯,我想到的是,比如說帕運,就是相對於奧運的名詞。還有常聽到「障礙者藝術」,是單單蒐集障礙者畫的畫召開的展覽,那也讓我覺得有點奇怪。

滿島:我懂你的意思,那真是不可思議。

伊島:有必要特別分出障礙者嗎?像這樣的例子其實滿多的。

滿島:我母親在養護學校(譯註:指專注於教導智能、肢體障礙學生的學校)擔任老師大約10年、弟弟妹妹也曾在有特殊生的幼兒園工作、父親會去障礙者的大人宿舍幫忙等等。並不是特別要為他們做什麼,只是認識了就一起玩而已。當然為了生存,有的人在身體上或生活上需要幫助,但要全部一概而論其實很難,每一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無法全部歸到同一類。

伊島:恩。

滿島:在新聞節目上和帕運的運動選手們見面時,覺得果然到達運動員的境界就是不一樣,完全可以感受到是一群天選之人。像從出生就沒有雙手的射箭選手麥特.斯圖茨曼(Matthew Stutzman)也是。因為從肩膀以下就沒有手,所以比起我們多使用了幾百倍的腳。腳的肌肉、肌腱線條就像希臘神話的畫或上野的雕塑才看得到的那樣,會讓人覺得「人的腳居然可以這樣使用」,非常驚人。開車也是用腳就可以開,幾乎認為他和有手的人一樣健全,想像不到是沒有手的人,就算坐在一起也完全不覺得奇怪,要進一步觀察才察覺「啊!他是用腳轉方向盤的」。到了他們那種境界,真的就是走在非常前面的人了。

伊島:游泳比賽也是,即使沒有手臂,光靠腳也是「咻――」地游得很快;田徑比賽也是,裝上義肢也能跳得很高,比一般人強多了呢。

滿島:對啊!而且裝上義手、義肢,也需要驅動機械的能力。之前我曾和沒有雙手雙腳、非常美麗的輪椅擊劍選手比阿特麗斯.維奧(BEATRICE VIO)見面。他在9歲的時候因為非常嚴重的髓膜炎全身發熱,手腳都感覺要燒掉了,為了活下去只好把雙手雙腳切除。當時他以很開朗的語氣說:「那就切切切、切掉吧」,似乎把父母都嚇了一跳。和他見面聊天的時候,雖然臉上還殘留著燒傷的痕跡,但非常有活力,是一位很可愛的女孩。他只要稍微動一下手肘,就能靠肌肉的震動驅動義肢的手指,真的很厲害。他是人類、也是運動員、操縱師,在問答之間說話也非常鏗鏘有力,讓人覺得「好強大的能量!」。我想這個女孩就像是火的精靈,因為能力太強,燒到自己的身體,即使如此,還是繼續燃起能量。

伊島:誒~好厲害喔。

滿島:我也曾經見過里約奧運幾位很活躍的選手,真的精神層面都非常強大,是天選之人的感覺。也有人會說這是「god bless」,天降下來的恩惠,我妹妹的朋友就笑著說,因為發生意外坐上輪椅,視線因此改變了,「喜歡的男人類型也改變了」。

伊島:這好驚人,是這樣啊。

滿島:因為是個子很高的孩子,以前覺得如果不比自己高的男人就不行,但現在身高怎樣都沒關係了,所以喜歡的類型改變了(笑)。

伊島:可以這麼開朗真棒。

滿島:大家都像這樣,拿自己的人生、身體開玩笑,讓我們看到不論何時,人都是可以重新再來的,真的很帥。他們是機器與人體的混合呢。

伊島:確實如此。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噬亡村》與《在車上》意外的聯繫――製作人山本晃久訪談

《難破MG5》――原菜乃華18歲的演員生涯宣言

「特意選尺寸稍微不合的,或是長度、大小不合身的衣服」――《石子與羽男:這種事能告嗎?》服裝造型

希望觀眾看了會有爽快的感覺――《鎌倉殿的13人》生田斗真(飾演源仲章)訪談(12月20日更新尾上松也談及與生田斗真對戲)

劇中以現實地名為舞台的原因――《silent》製作人、編劇訪談(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