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訪談中,我覺得很意外的是,野木亞紀子在編劇時,最注重的是把主要人物的形象建立起來。一直以為每一集的主題或是中心思想才是最重要的。然回過頭來看,不論是《逃避雖可恥但有用》、《重版出來》以及《Unnatural 法醫女王》,劇中的常規演員的人物形象的確都相當鮮明,比較少那種沒有意義、工具人,浪費演員演技的角色,也經常能對非主角的人物產生共鳴。
很強烈推薦各位在看完這篇訪談後,可以再看一次《Unnatural 法醫女王》的第3集,會有很不同的體驗!
個人翻譯,非官方中譯。
以下圖片均出自原文。
----------
以下圖片均出自原文。
----------
原文出處:https://realsound.jp/movie/2018/07/post-218630.html
2018.07.11
野木亞紀子回頭看《Unnatural 法醫女王》的成功
「就是只能一直做自己覺得有趣的東西」
石原聰美主演的《Unnatural 法醫女王》,7月11日發行了(藍光)DVD。三澄真琴(石原聰美飾)是一位在非自然死究明研究所(UDI研究室)工作,專門調查死因的法醫,這部作品描寫了他與研究室的夥伴們為了非自然死亡的真相,努力奮鬥的模樣。該劇在2018年1月TBS周五時段播出,全劇平均收視為11.1%(ビデオリサーチ調べ、関東地区),更得到第44屆放送文化基金賞最優秀獎(電視劇部門),以及第55屆銀河賞優秀賞(電視部門),是叫好又叫座的人氣作品。
這次「Real Sound」電影部趁著DVD發行的機會,由作家西森路代老師對該劇的編劇野木亞紀子進行了訪談。談到了撰寫該劇劇本時的小故事與幕後秘辛,以及對劇本的想法。(編輯部)
主要人物形象未能建立起來是編劇的責任
野木亞紀子(以下簡稱為野木):這方面因為沒有原著,所以一開始也有些工作人員不太能理解,或是提出「不需要添加一些特徵嗎?」的建議。在劇本完成前,無法理解也是非常理所當然的,所以就不斷地去解釋,取得大家的理解。其他也有提出「解決事件時要不要加上『thinking
time』那樣的每集慣例?」,我說「已經2018年了,那樣的形式沒有也好吧?」,恩,不過就算已經2018年了,有這樣形式的電視劇也沒關係就是了(笑)。但這次就沒有想要這樣做。
(譯註:「thinking time」應該是指推理劇常有的,解開謎題時固定的一套動作或台詞)
像這樣有點難以掌握人物特色,的確是會有比較多不安的聲音呢。
野木:不過,劇本開始撰寫後,漸漸地大家都能理解了,在那之前雖然比較難讓大家理解這樣的世界觀,但在第一集劇本完成以後就順利很多。
這部劇在播出前就全部拍攝完畢了。
野木:雖然以為這樣時間就會比較充裕,但其實跟以往沒太大差別(笑)。剪輯作業上的確比較有時間,但拍攝和撰寫劇本的時間跟平常一樣,所以一如往常地到最後還是被時間追著跑。雖然時間很緊,但擔任導演的DREAMAX塚原亞由子小姐的製作團隊,還有製作人新井(順子)小姐也是,對作品的執著都非同一般呢。之前新井小姐在訪問中提到「野木小姐是不會放棄的人」,但我覺得「不不不,塚原小姐和新井小姐才是不放棄的人吧(笑)。」不管怎樣,對每一個參與的演員也好、對現場每一個小道具的拍攝方式也好,我對他們這種一直到最後都不鬆懈的態度感到佩服。包含從頭到尾始終輔佐著的副製作人植田(博樹)先生在內,是因為有這個團隊,這部劇才能完成,感謝全體人員。
剛剛提到了參與的演員,《逃避雖可恥但有用》也好、《Unnatural 法醫女王》也好,參與的演員果然在演出後人氣更加提升了。你在撰寫劇本的過程中有特別注意這方面嗎?
野木:有。甚至可以說幾乎就是以這樣的角度在思考劇本的。電視劇這種東西,不管是好人還是壞人,都還是希望能給觀眾留下某種印象。對我來說或許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總是戰戰兢兢的呢,還好這次做到了。故事當然重要,但主要人物的形象若是沒有建立起來我認為是編劇的責任。當然,也多虧了導演和演員本身的能力,有好的結果真是太好了。
井浦新先生飾演的中堂系也是非常棒的角色,關於此野木小姐說「有預想到這個角色第5集會引起話題,但沒想到第3集就引發討論了。」
野木:要是明白中堂的內心,的確會喜歡上這個角色,可是在他的內心都還沒呈現出來就引起話題,所以我的反應就變成「喔、喔……」這樣(笑)。一開始單純只是個粗魯的人嘛。
第3集的法院戲,稍微能看到一點他的內心呢。
野木:第3集的台詞,在當下聽到的感覺,和之後再回過頭來看的感覺又不太一樣呢。不過引起討論真是太好了,那個完全是(井浦)新的力量,非常具有衝擊力(笑)。本來就想說,要做的話就想要塑造出前所未有的人物,結果比想像中更加暢快,真的很有趣。
窪田正孝先生飾演的久部六郎也是,是負責故事推進的角色,而且人物的想法也不斷地變化,真的很棒。
野木:也想要頒給窪田君男配角獎呢。因為不想要這部劇是冒冒失失的新人到處闖禍的作品,所以主角是很冷靜、明白很多事的人。這樣一來,觀眾視角的角色應該要拜託誰呢,就變成「窪田君,拜託你了」這樣。不過,一開始雖然是觀眾視角,但從中途開始變成背叛被發現的複雜角色了,之後還向窪田君道歉說「是很難的角色,不好意思」(笑)。
(譯註:井浦新因為該劇得到了日劇學院獎最佳男配角獎)
窪田先生又怎麼說呢?
野木:「果然很難,好難啊」這樣。雖然因為這部劇才初次見面,但他能演出有時調皮、有時纖細、複雜這樣的角色,是很有魅力的人,我想要是他演出太單純的角色就會顯得無聊,所以即使是這樣非常複雜的角色,他也能有如此出色的表現,真的演技很棒。
只能一直做自己覺得有趣的東西
不管是真琴還是六郎,內心都懷抱著某種東西,有時稍微流露出一點內心的感覺很棒呢。
野木:真琴也說過人不要走得太極端比較好,果然人這種生物,是不會突然劇烈改變的,但若每次都理智斷線又會變成套路……。不過,在故事的轉折點,還是會想看充滿情緒的戲,所以在第2集、第5集還有最終回,在不得不情緒化的地方,像這樣想在故事的轉折處,顯露出來。
還有像是六郎被大家交代太多事情時,「阿――」地叫出來也很有趣呢。
野木:是指第5集的開頭對吧,那是搞笑短劇場景呢(笑)。那個也是,平常不會那樣的人才有趣,如果是平常就這樣的人就不會讓他叫了。
說到六郎,稍微對真琴有點傾慕的感覺也很棒呢。不過在現在,也有人會不喜歡輕易地去描寫戀愛,這方面你是怎麼想的呢?
野木:那是因為大家不喜歡看廉價的愛情呢。
真的是這樣。
野木:我很懂這種心情,我自己作為觀眾也是這樣想的。
所以,雖然只有一點點,六郎想要稱呼「真琴小姐」,叫名字的這個場景非常棒。
野木:像這樣,稍微有一點點戀愛的感覺覺得很有趣。可是在企畫一開始的時候,果然還是會有「第一集若有誰和誰親吻的鏡頭不是很好嗎?」的意見。
之前訪問野木小姐的時候也有提到呢。第一集就親吻,什麼背景也不了解、人物形象也還不知道的情況下哪有可能帶入感情!我們有一樣的想法呢(笑)。
野木:這次我也馬上回絕了。從當編劇起,我總是會不小心就明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笑)。
還有,在劇中隨處可見對世間的憤怒,這部分當然也是看點之一。
野木:真琴小姐也是充滿怒氣的人呢,因為是和沒道理的死亡戰鬥的人。但卻不是隨時可感受到他的怒氣,而是一邊控制著心底的怒氣,有時滲透出來一點這樣。雙親被殺害的事情也是,雖說已經走過來了,仍是無法輕易消除的過去。
然後就會馬上被說感情用事……。
野木:要如何把這樣的標籤摘除,就是「人這種生物,不管是誰,切開剝皮後都是肉塊」這句台詞。
野木小姐作品中的人物也總是會試圖摘除標籤,同時野木小姐自己也是,會試著把劇本的標籤撕掉,比如說,第一集不親吻也沒關係之類的。
野木:就是只能一直做自己覺得有趣的東西吧。「這樣很有趣」之類的,是誰的意見?誰知道呢?(笑)
另外一方面。為了讓沉浸在45分鐘電視劇的觀眾想要看下一集,果然會特別意識著提示出往後有趣的部分吧。
野木:雖然有很多不同的做法,但劇本和小說、漫畫最大的不同就是,不是專屬於一個人的東西。
說的也是呢,如果是小說或漫畫的影像化又是不同的東西了。
野木:連續劇的話,背負著演員、工作人員的3個月,所以寫的時候不能只顧自己滿足就好。不過我的話,還是想確實做好我覺得有趣的東西,想看單純有趣的東西,也想讓人看。比如說三谷幸喜先生編劇的《奇蹟餐廳》(富士電視台,1995年),那不新奇而是正統的戲劇,可是品質非常高,像這樣單純有趣的電視劇就很好。但《奇蹟餐廳》品質根本不平常,稱之為「單純」我也不知道好不好(笑)。這次的《Unnatural 法醫女王》,在寫的時候也沒有想要特別出奇,或是想製作嶄新的推理劇,而是想要做一部在現在這個時代,很單純有趣的,稍微讓人有點思考的作品。這樣想的結果就是這樣,這麼說來,《逃恥》或許也是這樣。
有趣又能讓人思考的作品,也是非常困難,這是野木小姐撰寫時的想法,在過程中是否有感覺到壓力呢?
野木:每次都覺得只能盡全力去做。每一部作品,參與的人都是拼命去做的,所以每一部都不能放鬆。
「或許,即使軟爛也不放棄是最重要的也說不定」
《Unnatural 法醫女王》最後是以真琴吃天丼作為結尾,這和第一集的開頭互相連結,而且UDI研究室的成員一個也不漏地繼續平常工作著。
野木:飯尾先生飾演的坂本雖然在第3集離開了,但因為飯尾先生很有趣,就覺得再讓他出場好了;又覺得已經是重要的療癒人物,對他很有愛了,所以最後又讓他回來了。雖然在寫的時候,還不曉得觀眾的反應就是了。
在看的時候就覺得觀眾一定會喜歡他的,後來果然變成這樣了呢。另外,「絕望」和「吃」的主題也很重要呢。
野木:塚原小姐對吃的場景也非常注重,經常有大口大口吃東西的戲呢。從企劃的階段開始「有空絕望,還不如吃好吃的東西然後睡覺呢」這句台詞就有了,所以之後的劇本和導演的編排都有點像是以這句台詞為基礎去延伸的感覺。
但是,就像六郎也有問到的,不絕望地活下去,到底應該要怎麼做呢?
野木:真的每天都很絕望呢,事情不斷發生。或許即使軟爛也不放棄是最重要的也說不定。我也經常想著要向真琴學習,像中堂那樣一直說著混帳、混帳也不錯(笑)。
反過來說,要是因為一直說混帳、混帳,搞不好就不會變混帳了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