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最終回前後,《鎌倉殿的13人》相關新聞和專訪很多,實在沒有辦法每篇都翻,因此非常慚愧地,雖然很對不起各篇原文的作者😥,但這篇文章將分別從三篇訪談(報導)中節錄翻譯。(以下各篇中的問題都不連續)
同時這一篇應該也是《鎌倉殿的13人》相關的最後一篇譯文了。相當感謝編劇三谷幸喜,以及以主角小栗旬為首的優秀演員帶來如此精彩的一年🙏。
個人翻譯,非官方中譯。
以下圖片均出自原文。
台詞中譯源自KKTV。
-----
原文出處:https://www.nhk.or.jp/kamakura13/special/interview/093.html
2022.12.18
演完義時的死感覺如何呢?
能有那樣的結束,我認為對一路飾演義時的我來說,是一種獎勵。因為不想要不上不下的死。被現在的妻子以及好友背叛,姊姊則給予致命一擊,對義時而言是希望的泰時也已站出來,所以覺得這樣的結束非常棒。因為真的是自己很滿意的結尾,所以在殺青後的現在,如果跟我說要從頭再演一次義時,也已經沒辦法了、什麼都不記得了。在殺青後的隔天,我就把為了這個角色留長的頭髮「啪―」地剪掉,不論是身體和心理上都覺得很暢快。雖然(小池)榮子小姐說「無法再飾演政子覺得很寂寞」,但我覺得那想必是因為政子在故事結尾仍舊活著的關係;而我作為義時的人生已經整個結束了,所以心情就完全切換了。
在故事前半,社群上熱烈討論的『全都是大泉的錯』,隨著劇情進展逐漸變成『全都是小栗的錯』,感覺如何呢?
討厭我、或是對我感到憤怒的觀眾越多,對於飾演北條義時的我來說就越感到滿足。從第1集到48集,一路深刻地描寫他因為壓力而逐漸改變的過程,而讓故事前半的「全都是大泉的錯」轉變為「全都是小栗的錯」,我想,再也沒有比這更爽快的事了。到最後,沒有什麼觀眾會喜歡義時吧,這樣的主角從以前到現在不太會有,所以我覺得很開心。一開始因為行為像女性的跟蹤狂,而被說「噁心」,但從中段開始就被說「可怕」、「這個人好恐怖」,能有這樣的評價,對我而言是非常大的鼓勵。
還有,每集播出後,該集的關鍵句會成為話題我也覺得很開心。希望最終回播出後,「所有女性都喜歡香菇」也能登上推特趨勢(笑)。
---
原文出處:https://thetv.jp/news/detail/1112012/
2022.11.20
(這一篇就是我之前說過想翻一直沒時間翻的文章,結果最後還是只能摘譯,不好意思。)
第40集的最後一幕是義時一個人玩雙六,請問是以什麼樣的心情演出的呢?
其實那一幕是在劇本定稿後,三谷先生說想要修改,才變成和原本最初拿到的劇本不同的樣子,我也比較喜歡修改後的版本。原本的版本是義時對挑起和田合戰更加積極的感覺;而新的版本是比較像畠山重忠之亂那樣,義時其實已經決定不打但和田軍卻起兵了。畠山重忠那時候是重忠已決定不打仗而來鎌倉,但我軍卻率先起兵,戰爭才會開始;而這次義時則變成畠山的立場,覺得很有趣呢。
到底這一幕是想著「滅了和田比較好」,或是反過來想「不用打仗最好」而玩著雙六呢?直到最後還是很猶豫。雖然對身為執權的義時來說,這場仗不得不打,但若以小四郎的角度來想,不用與和田爭鬥其實鬆了一大口氣。所以我在演的時候是想著,在當下義時發現了,其實自己比想像中的更不想打這場仗而鬆了一大口氣的感覺。
和飾演三浦義村的山本耕史先生在現場合作的感覺如何呢?
這次的大河劇受合作演員幫助非常多。當然其他的演員幫助也很大,但尤其是耕史先生和小池小姐,對我的演出做出了非常確實的回應。所以我不需要刻意地凸顯自己的角色形象,他們就能「想必旬君是這樣想的吧」地理解我的演出並回應我,因此在拍攝的過程我經常會覺得和這樣的演員演對手戲,真的毫不費力啊。
和耕史先生對戲的時候,也經常能體會到這種感覺。他本身的演出也很有趣,而且他會想義時這個角色在他的眼中呈現出來的是什麼樣子?觀眾又會透過自己的反應看到什麼樣的義時?所以真的得到他很大的幫助。
請告訴我們,回頭來看,三谷劇本讓你覺得最有趣的地方是什麼?
整齣劇48集,卻在說明台詞這麼少的情況下完成如此完整的劇本,我認為是很少見的,這真的是三谷劇本非常精彩的地方。經由事件和人物說的話就能呈現出世界觀,因此單獨一人講長台詞的場景相當少。當然也是有必須羅列出人物姓名的時候,可是除此之外的台詞都是扣緊情緒的,身為演員真的是覺得很幸運。
光是讀每一集的劇本就覺得很期待,雖然我或許沒有立場這麼說,但有時都會想他是不是被神附身了。會覺得三谷先生是否是在作品開始拍攝、看了我們的演出後,才真正開始推進劇本的呢?能感覺到他真的很喜愛大河劇。所以我覺得能在大河劇這個舞台飾演三谷先生的劇本是最幸運的事。
---
原文出處:https://www.nhk.or.jp/shutoken/yokohama/article/007/94/
2022.12.19
聽到飾演乃繪的菊池凜子小姐說:「小栗先生似乎很多天都沒有吃東西了,我就帶了看起來很好吃的麵包去」。小栗旬說:「我帶著好吃的麵包回家了。因為一直到最後的前一周都還是拍精神很好的狀態,所以即使是臨陣磨槍也好,就在最後一周的拍攝大約3天吧,能不吃飯盡量不吃這樣。在3天內一口氣,VS乃繪小姐、VS三浦義村、VS北條政子這樣,連續拍攝到最後。在最後拍攝日的前一天覺得坐立難安,就傳訊息給榮子小姐說『睡得著嗎?』,結果他說『睡不著捏』,聊了這樣的話題。」
飾演北條泰時的坂口健太郎先生:
「我的拍攝因為耕史先生和小栗先生而中止的情形很多,雖然過程我很開心,但因為不能NG、不能被逗笑,所以也會覺得很緊張。在拍攝北條家十二神將的那場戲時,我照著小栗先生說的姿勢去演,結果被說不行。」
飾演三浦義村的山本耕史先生:
「坂口君真的很容易被逗笑,只要是那種『這個應該會很好玩』的東西,他就一定會被逗笑。因為後半大多是沉重的戲,所以只要是搞笑的場景我就會想開心一點。像是最終回「誰說的?」那場戲也是,坂口君一直在笑呢,所以他講「做木筏」那句台詞時也是滿臉笑容呢。」
---
「充滿著各種情緒呢,像是聽到賴家的事身為母親的感受、身為姐姐的心情等等。不過雖然知道兒子死去的真相很傷心,但那已經是過去的事了,而且也明白義時一路走來都是一邊做著痛苦的決斷,拼命努力過來的。正因為如此,所以看到義時虛弱的樣子覺得很傷感,看到他痛苦地趴著更是難以承受。最後走近他、握著他的手的時候,手非常的冰冷,這又是再一次的衝擊。他的手真的非常冰,甚至讓我覺得『是為了讓我入戲特地把手弄冰嗎?』冰凍的程度。想著『他就這樣走了嗎?』、『我這樣的決定他會滿足嗎?』、『這樣結束他是否感到幸福?』等等,總而言之就是各種各樣的情緒充斥在腦海中。所以從前一天晚上我就睡不著,覺得亢奮也覺得不安。」
同時這一篇應該也是《鎌倉殿的13人》相關的最後一篇譯文了。相當感謝編劇三谷幸喜,以及以主角小栗旬為首的優秀演員帶來如此精彩的一年🙏。
個人翻譯,非官方中譯。
以下圖片均出自原文。
台詞中譯源自KKTV。
-----
☝首先是在最終回播出後官網刊登的小栗旬專訪。
原文出處:https://www.nhk.or.jp/kamakura13/special/interview/093.html
2022.12.18
為什麼到最後仍對三浦義村如此信任呢?
雖然義村難以捉摸,但基本上義時一直認為他絕對不會背叛自己。對於他「善於鑽營才能活下來,死了就什麼都沒了」的這種想法也很能理解。果然,基於「兒時同伴」的這種信任不管什麼時候都很難割捨呢。
和義村的最後一場戲也帶出了兩人的關係呢。義時叫義村「喝吧、喝吧」,猶豫不決的義村只好痛下決心喝下,之後不知為何自我感覺麻痺了(笑)。然後義時才說「那裡面沒有毒喔」,這一段互動很有趣呢。
在最終回的時候,義時還沒有想要死,雖然隱隱約約覺得死亡接近了,卻拼命地想活下去,但沒想到自己的生命竟被好友、妻子和姊姊剝奪了。不過以演出這個角色的我來說,原本就不覺得義時能平靜地死去,所以覺得被好友、姊姊引導上路反而是比較能接受的結果。
雖然義村難以捉摸,但基本上義時一直認為他絕對不會背叛自己。對於他「善於鑽營才能活下來,死了就什麼都沒了」的這種想法也很能理解。果然,基於「兒時同伴」的這種信任不管什麼時候都很難割捨呢。
和義村的最後一場戲也帶出了兩人的關係呢。義時叫義村「喝吧、喝吧」,猶豫不決的義村只好痛下決心喝下,之後不知為何自我感覺麻痺了(笑)。然後義時才說「那裡面沒有毒喔」,這一段互動很有趣呢。
在最終回的時候,義時還沒有想要死,雖然隱隱約約覺得死亡接近了,卻拼命地想活下去,但沒想到自己的生命竟被好友、妻子和姊姊剝奪了。不過以演出這個角色的我來說,原本就不覺得義時能平靜地死去,所以覺得被好友、姊姊引導上路反而是比較能接受的結果。
還有,香菇的梗能回收真是太好了(笑)。大家在討論為什麼義時會如此深信香菇的時候,就覺得應該是因為平六吧(山本耕史飾)。一路走來義時偏差的女性觀一直都沒變真是太好了。
能有那樣的結束,我認為對一路飾演義時的我來說,是一種獎勵。因為不想要不上不下的死。被現在的妻子以及好友背叛,姊姊則給予致命一擊,對義時而言是希望的泰時也已站出來,所以覺得這樣的結束非常棒。因為真的是自己很滿意的結尾,所以在殺青後的現在,如果跟我說要從頭再演一次義時,也已經沒辦法了、什麼都不記得了。在殺青後的隔天,我就把為了這個角色留長的頭髮「啪―」地剪掉,不論是身體和心理上都覺得很暢快。雖然(小池)榮子小姐說「無法再飾演政子覺得很寂寞」,但我覺得那想必是因為政子在故事結尾仍舊活著的關係;而我作為義時的人生已經整個結束了,所以心情就完全切換了。
在故事前半,社群上熱烈討論的『全都是大泉的錯』,隨著劇情進展逐漸變成『全都是小栗的錯』,感覺如何呢?
討厭我、或是對我感到憤怒的觀眾越多,對於飾演北條義時的我來說就越感到滿足。從第1集到48集,一路深刻地描寫他因為壓力而逐漸改變的過程,而讓故事前半的「全都是大泉的錯」轉變為「全都是小栗的錯」,我想,再也沒有比這更爽快的事了。到最後,沒有什麼觀眾會喜歡義時吧,這樣的主角從以前到現在不太會有,所以我覺得很開心。一開始因為行為像女性的跟蹤狂,而被說「噁心」,但從中段開始就被說「可怕」、「這個人好恐怖」,能有這樣的評價,對我而言是非常大的鼓勵。
還有,每集播出後,該集的關鍵句會成為話題我也覺得很開心。希望最終回播出後,「所有女性都喜歡香菇」也能登上推特趨勢(笑)。
---
☝接著是在全劇殺青後小栗旬的訪談。
原文出處:https://thetv.jp/news/detail/1112012/
2022.11.20
(這一篇就是我之前說過想翻一直沒時間翻的文章,結果最後還是只能摘譯,不好意思。)
第40集的最後一幕是義時一個人玩雙六,請問是以什麼樣的心情演出的呢?
其實那一幕是在劇本定稿後,三谷先生說想要修改,才變成和原本最初拿到的劇本不同的樣子,我也比較喜歡修改後的版本。原本的版本是義時對挑起和田合戰更加積極的感覺;而新的版本是比較像畠山重忠之亂那樣,義時其實已經決定不打但和田軍卻起兵了。畠山重忠那時候是重忠已決定不打仗而來鎌倉,但我軍卻率先起兵,戰爭才會開始;而這次義時則變成畠山的立場,覺得很有趣呢。
到底這一幕是想著「滅了和田比較好」,或是反過來想「不用打仗最好」而玩著雙六呢?直到最後還是很猶豫。雖然對身為執權的義時來說,這場仗不得不打,但若以小四郎的角度來想,不用與和田爭鬥其實鬆了一大口氣。所以我在演的時候是想著,在當下義時發現了,其實自己比想像中的更不想打這場仗而鬆了一大口氣的感覺。
和飾演三浦義村的山本耕史先生在現場合作的感覺如何呢?
這次的大河劇受合作演員幫助非常多。當然其他的演員幫助也很大,但尤其是耕史先生和小池小姐,對我的演出做出了非常確實的回應。所以我不需要刻意地凸顯自己的角色形象,他們就能「想必旬君是這樣想的吧」地理解我的演出並回應我,因此在拍攝的過程我經常會覺得和這樣的演員演對手戲,真的毫不費力啊。
和耕史先生對戲的時候,也經常能體會到這種感覺。他本身的演出也很有趣,而且他會想義時這個角色在他的眼中呈現出來的是什麼樣子?觀眾又會透過自己的反應看到什麼樣的義時?所以真的得到他很大的幫助。
請告訴我們,回頭來看,三谷劇本讓你覺得最有趣的地方是什麼?
整齣劇48集,卻在說明台詞這麼少的情況下完成如此完整的劇本,我認為是很少見的,這真的是三谷劇本非常精彩的地方。經由事件和人物說的話就能呈現出世界觀,因此單獨一人講長台詞的場景相當少。當然也是有必須羅列出人物姓名的時候,可是除此之外的台詞都是扣緊情緒的,身為演員真的是覺得很幸運。
光是讀每一集的劇本就覺得很期待,雖然我或許沒有立場這麼說,但有時都會想他是不是被神附身了。會覺得三谷先生是否是在作品開始拍攝、看了我們的演出後,才真正開始推進劇本的呢?能感覺到他真的很喜愛大河劇。所以我覺得能在大河劇這個舞台飾演三谷先生的劇本是最幸運的事。
---
☝最後是在《鎌倉殿的13人》最終回播出的當天(12月18日),在日本鎌倉市舉辦了最終回的見面會,包含主角小栗旬,以及飾演北條政子的小池榮子等主要演員都有出席。在會後的新聞稿提到了一些當天見面會上談到的拍攝花絮,節錄並翻譯如下:
原文出處:https://www.nhk.or.jp/shutoken/yokohama/article/007/94/
2022.12.19
「我的拍攝因為耕史先生和小栗先生而中止的情形很多,雖然過程我很開心,但因為不能NG、不能被逗笑,所以也會覺得很緊張。在拍攝北條家十二神將的那場戲時,我照著小栗先生說的姿勢去演,結果被說不行。」
飾演三浦義村的山本耕史先生:
「坂口君真的很容易被逗笑,只要是那種『這個應該會很好玩』的東西,他就一定會被逗笑。因為後半大多是沉重的戲,所以只要是搞笑的場景我就會想開心一點。像是最終回「誰說的?」那場戲也是,坂口君一直在笑呢,所以他講「做木筏」那句台詞時也是滿臉笑容呢。」
---
補充:小池榮子對目送北條義時死去那場戲的感受。
出自官網殺青戲後的訪談短片:https://www.nhk.or.jp/kamakura13/special/movie/cm4802.html「充滿著各種情緒呢,像是聽到賴家的事身為母親的感受、身為姐姐的心情等等。不過雖然知道兒子死去的真相很傷心,但那已經是過去的事了,而且也明白義時一路走來都是一邊做著痛苦的決斷,拼命努力過來的。正因為如此,所以看到義時虛弱的樣子覺得很傷感,看到他痛苦地趴著更是難以承受。最後走近他、握著他的手的時候,手非常的冰冷,這又是再一次的衝擊。他的手真的非常冰,甚至讓我覺得『是為了讓我入戲特地把手弄冰嗎?』冰凍的程度。想著『他就這樣走了嗎?』、『我這樣的決定他會滿足嗎?』、『這樣結束他是否感到幸福?』等等,總而言之就是各種各樣的情緒充斥在腦海中。所以從前一天晚上我就睡不著,覺得亢奮也覺得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