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片尾曲用RAP是坂元先生的提案――《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名前夫》製作人佐野亞裕美訪談(後篇)

有《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名前夫》的雷!☝



獻上後篇!

  提到了相當多《 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名前夫》的製作秘辛😁。
包括「40歲就離婚三次真是不可思議啊」這句台詞的由來、三位前夫的角色特色實際上參雜了演員本人個性😂,以及選擇饒舌歌曲當作片尾曲的原因。


圖片出自官方推特@omamedatowako


個人翻譯,非官方中譯。
以下圖片均出自原文。
-------
原文出處:https://okanechips.mei-kyu.com/work-and-me/831/
2021.08.19

《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名前夫》製作人佐野亞裕美龐克的半生(後篇)
――想要永遠在電視劇裡作夢


攝影:武石早代
採訪、文章:川端美穗(きいろ舎)

  在訪談前篇,我們了解到關西電視台製作人佐野亞裕美小姐對工作的熱情,以及身為電視台員工的難處。後篇則談到他轉職後首度製作且得到好評的電視劇《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名前夫》(關西電視台製作、富士電視系列台播出)。包括為了要實現「以少數人力製作高品質作品」目標所付出的努力以及主題曲的幕後製作過程、調整經費支出的方法等等,均毫無保留地獻給各位!

※本文會包含部分《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名前夫》的故事內容。

作品中讓人產生共鳴的日常,3成是源自閒聊,7成是坂元先生的社會觀察。

《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名前夫》的劇本,根據集數豆子的數量也會改變。


《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名前夫》(以下簡稱《大豆田》)的劇本,有與坂元裕二先生討論後,才更改的部分嗎?

  《四重奏》(TBS)的時候,因為有一個大的故事架構,也有像演奏場景、各自的秘密等這種明確的內容,所以修改的不多;但《大豆田》的劇本修改的很多。從初稿進展至修正稿的時候,導演甚至還驚訝地說「居然改了這麼多啊」。通常電視劇一集的劇本大約40頁,但坂元先生寫的《大豆田》劇本有到60頁,第一集的初稿還到80頁。收到劇本後,我們會再一起討論,像是「想看這樣的場景或是不想看」、或「這樣的話感覺會連不上前一集的情緒」等等,麻煩他修改。

像這樣請編劇修改劇本,應該是建立在對彼此的信任上才能做到吧?
  恩……,每個製作人和編劇的合作方式都不同,以這部作品來講,或許可以說我和主角的人物設定比較接近吧。
  一開始主角是設定男性,可是討論時覺得轉換性別會比較有趣,就改成女性了。因為40歲離婚三次的男性沒有那麼稀奇,但若是女性離婚三次,大家就會猜想「是發生什麼事了呢?」「是什麼樣的人啊」,對主角本身燃起興趣。
  以這樣的主題提出企畫書後,當時的上司說「40歲離婚三次真是不可思議啊」。我也可能會40歲離婚三次,但他卻說「女性40歲就離婚三次真是不可思議啊」。當天我就在會議上告訴坂元先生這段對話,結果之後就轉換形式變成台詞了(笑)。

佐野小姐的日常也成為了劇本內容!

這句台詞,是第一集永久子的父親說的吧,所以作品中到處讓人產生共鳴的日常,是從坂元先生和佐野小姐的閒聊中誕生的嗎?

  是這樣呢。《四重奏》那一場討厭在炸雞塊上淋檸檬汁的戲,是我和第一任丈夫離婚的時候,實際發生過的事(笑)。和坂元先生講到這件事的時候,他就說「啊!又可以用到劇本上了,太好了!」另外,因為坂元先生做自由編劇很久了,所以他會參考我說的很多在公司裡對上司或組織的怒氣和不滿。因此我覺得作品中讓人產生共鳴的日常,3成是源自閒聊,7成是坂元先生的社會觀察。

《大豆田》在開場就播出劇情預告,故事的節奏也很棒,讓觀眾從頭到尾覺得很有趣,請問在製作時有特別注意不讓觀眾感到厭煩嗎?
  原本在電視劇製作時,開頭的前10分鐘不能讓觀眾感到厭煩是很重要的,不過,現在的話連10分鐘都不到。所以這次我們想要在1分鐘內讓觀眾覺得這是一部有趣的作品。還有,到第一段廣告前的20分鐘內,也格外注意故事的節奏。可能除了電視劇以外坂元先生也有看Youtube之類的吧,感覺能從劇本感受到類似的節奏感。
  因為坂元先生是在藝大(東京藝術大學研究所)教劇本的老師,所以我能提供的意見不多,只有向他提出「希望這次從一開始就火力全開」。因為前陣子我重看了《四重奏》,雖然一樣相當有趣,但考慮到現今,感覺故事進展還是稍微緩慢了些。可能是經過這幾年,習慣看Youtube之類的短片了吧,所以這次是以《四重奏》的1.25倍速來製作的。

在第六集,永久子的好朋友綿來惠愛(市川實日子飾)的事相當衝擊。
  幾年前,我和坂元先生都認識的作家突然間過世了,我原本隔周就會和他為了工作碰面,再次深刻地感受到人真的什麼時候會發生什麼事都不曉得。這次和坂元先生討論在疫情期間要製作一部什麼樣的電視劇的時候,想到因為疫情,有很多人在無法見到家人的情況下過世的新聞,就決定放入惠愛這個劇情了。

為製作好作品,不局限於電視劇的固定做法

每集「刻意不放說明的場景」

這次在拍攝手法和故事情節上有格外講究的地方嗎?
  就像大家之前曾指出的那樣,我自己覺得和以往電視劇不一樣的地方是沒有「外觀」的場景。所謂的「外觀」就是一種說明,不管怎麼樣畫面都不會太好看。《大豆田》雖然有建築物入口的場景,但比如說,沒有那種鏡頭從醫院的建物外觀拍到醫院內部,再展開故事的場景。在電視圈內會有「為了讓人看懂,即使畫面變醜也沒辦法」的想法,這次我們試著刻意不這樣做。

原來如此。畫面的色調很溫暖讓人覺得很平靜呢。
  我們特別講究鏡頭的深度(焦距的範圍),希望和國外的電視劇相比也不遜色,更貼近電影的質感。或許一開始會有人覺得暗,但因為我不太喜歡在日光燈那樣明亮的光線下拍攝,所以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感覺。

充滿生活感,是能享受像舞台劇那樣氣氛與演技的電視劇。
  坂元先生的劇本很像舞台劇呢,現實中不會說出口的台詞很多。我想要在電視劇裡作夢,所以總是想要製作「要是這樣就好了的世界」。比如說,永久子擔任社長的建築公司裡有坐輪椅的人也有外國人,像這樣的世界。之前曾有工作人員問說「明明永久子在房間裡大大的寫著『整理整頓』,為什麼卻會有義大利麵條從櫥櫃裡掉出來」?我覺得人就是這樣,我和坂元先生都不想讓角色成為一句話就能簡單敘述完的人物。永久子雖然是一板一眼的人,但也有邋遢的一面,是擁有很多不同面向的人,以「多元面相」這樣的詞向工作人員說明讓他們理解了。

松田龍平先生、角田晃廣先生、岡田將生先生飾演的前夫們,是既可愛又有魅力的角色。

三位前夫的人物性格也很有趣,是如何決定的呢?

  因為基本上是先決定演員再寫劇本,所以加入了演員本身的特色。飾演田中八作的松田龍平先生,實際上平常就會說「呀吼―」,在和坂元先生聊到拍攝現場時,提到了這個,結果就放進劇本了(笑);飾演佐藤鹿太郎的角田晃廣先生,在「東京03」的短劇就經常演小氣的角色。而飾演中村慎森的岡田將生先生方面,我們則想要呈現出和以往的岡田先生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像這樣,包含主角松小姐,我們和坂元先生徹底地思考該如何、在什麼時候呈現出演員的魅力,創造出了能與演員本身魅力連結的人物。
(譯註:「東京03」是日本的搞笑團體三人組,角田晃廣為成員之一。)

主題曲的誕生――5位饒舌歌手和演員的合作

5位饒舌歌手和演員合作的5種模式的主題曲《Presence》(STUTS & 松たか子 with 3exes)也相當特別呢。
  一開始是想要請10位饒舌歌手來創作主題曲,可是那樣的話每1首歌的長度就會變1分半,就是片尾的時長,在歌曲銷售上比較困難。所以就把一首歌的第一段放在第一集、第二段放在第六集,像這樣,讓10集的片尾全都不一樣。

讓人驚訝的是每集片尾曲和影像也都不同,想問是怎麼想到的呢?
  動畫《咒術迴戰》的每集片頭稍微不同、動畫版《新世紀福音戰士》每集唱片尾曲《FLY ME TO THE MOON》的歌手也會改變,讓我覺得「原來可以這麼多變化!」所以這次的片尾也參考了這樣的做法。


邀請哪些饒舌歌手也是佐野小姐決定的嗎?
  這得讓專業的來,我請教了對這方面很熟悉的人。我TBS的前輩、製作《水曜日のDowntown》等節目的藤井健太郎先生對嘻哈音樂很熟悉,也知道他很喜歡坂元先生的電視劇,所以就請教他了,另外也有和對音樂很熟悉的朋友商量。

《四重奏》主題曲也是由演員演唱的原創歌曲,請問您對片尾最講究的是什麼呢?
  首先,故事還在進行時、在台詞後播出日文歌我覺得不太好。當然也有因此引起劇情高潮的作品,可是坂元先生的電視劇台詞比較多,會讓觀眾不知道要聽台詞還是歌曲,容易混亂。我認為台詞和歌曲重疊,不論對電視劇還是對歌手來說都不是好事。雖說如此,但歌手特地為電視劇創作歌曲,自然希望片尾能凸顯主題曲。正在煩惱的時候,坂元先生提出「雖然有很多做法,但RAP怎麼樣呢?」結果我們看到了目前為止從沒看過的松小姐。

邀請了這麼多在獨立音樂界活躍的歌手,不會超乎預算嗎?
  雖然主題曲和音樂方面的預算管理不是我負責的,但我想應該沒有超過邀請主流音樂界資深歌手的費用。因為大家都說想協助完成這個企劃,所以像是在家錄音等想了很多辦法來製作。不過雖然關西電視台是地方電視台,預算也不多,可是不能因為大家說「想參與,不管酬勞多少都可以」,我們就利用這樣的心態來剝削他們,所以還是用了很多方法盡可能去調整經費。
  這次得到「GYAO!」出資,製作了獨播的連動劇《三個不知道大豆田永久子的男人》(大豆田とわ子を知らない三人の男たち),盡可能讓其和作品本篇一起拍攝,以節省製作費。另外其實原本有和地方政府合作,在當地或商店街拍攝的計畫,可是因為疫情中止了。下次還會試著和地方政府合作看看。

怎樣都不會覺得膩,覺得電視劇製作人是自己的天職

廣受喜愛的《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名前夫》決定發行DVD

有收視率的壓力嗎?
  在製作前,因為製作局長說「雖然想要高收視率,但更重要的是引起話題」,所以我能比較輕鬆地看待收視率。雖然大概知道要取得高收視率要怎麼做,不過卻沒有很想那麼做。只是,做自己想做的電視劇,還有為了引起話題會想許多辦法,這兩點我不會妥協。

這次也上了推特趨勢,得到了很大迴響。為了引起話題,是否也運用了社群呢?
  是這樣呢。會即時注意哪場戲在推特引發了話題,也會盡可能頻繁上傳幕後製作的畫面。社群的迴響是左右電視劇能否發行DVD的判斷基準,因為能藉此知道有多少人喜歡這部作品到會購買DVD。
  《大豆田》雖然收視率本身不太好,但官方社群的追蹤人數相對較多(在2021年7月的現在,推特追蹤人數超過10萬人、IG追蹤人數超過20萬人),而且轉推的人數也很多,所以很快就決定發行DVD了。而且聽說DVD的訂單是關西電視台歷年以來最多的。現在藍光和DVD都還在製作中,不過正在考慮外盒不使用原本的主視覺,而是採用新的、讓人會想要裝飾在書架上的設計,還包含許多特典影像,希望大家會喜歡。


官方推特收到了許多觀眾的訊息 

到目前為止,佐野小姐都是製作電視劇,往後會想要製作電影嗎?

  對我來說,電影製作的難度太高了。因為經費會達2000萬日圓,而且還需要製作會占用觀眾2小時左右的作品。從這方面來說,電視的話誰都能免費看,這是電視的優點。現在我還沒有找到非得以電影來創作的題材,但卻有想以連續劇10集製作的主題。

這次身為製作人,有感覺到辛苦是有價值的或是樂趣嗎?
  因為我是工作團隊的總指揮,所以包含「沙發放這裡比較好」等細微的部份在內,和整個作品都密切關聯。在TBS的時候,會將美術或技術專業的部分交給專業團隊,所以必須透過美術、技術製作人才能傳達我的指示給其他工作人員。但這次的工作團隊大部分是以個人為中心集結的,所以我能直接傳達想法,合作聯繫上也比較容易,得以維持固定的品質。但也因為我想做的幾乎都在《大豆田》實現了,對於接下來怎麼辦有點煩惱……。可能想和跟自己有不同想法的導演合作看看吧。

已經開始企畫下一部作品了嗎?
  對,相當感激。每天都過著不給自己太大壓力,但也不知道該如何面對作品的日子。明年播出的電視劇有兩部、串流的作品有一部,因為我不太擅長同時進行,所以現在覺得很辛苦。

對電視劇以外的作品有興趣嗎?
  完全沒有呢,而且也不擅長(苦笑)。我不擅長同時做很多事,所以在覺得膩以前,想一直當電視劇的製作人。因為電視劇有各種各樣不同的主題,所以我想應該暫時不會覺得膩吧。
  接下來是科幻的作品,所以現在正在學習有關AI的事物。因為對科學方面不太熟悉,所以都一邊嘆氣一邊學(笑)。但也因為看了平常不會接觸的科幻作品,有很多新發現覺得很有趣,還採訪了很多不同領域的專家,有了很多新的接觸。接下來應該也會一邊面對困難的課題,一邊深刻感受製作人這份工作的美妙之處,然後繼續活下去吧。

從佐野小姐的話能深深感受到他對電視劇的愛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噬亡村》與《在車上》意外的聯繫――製作人山本晃久訪談

《難破MG5》――原菜乃華18歲的演員生涯宣言

「特意選尺寸稍微不合的,或是長度、大小不合身的衣服」――《石子與羽男:這種事能告嗎?》服裝造型

希望觀眾看了會有爽快的感覺――《鎌倉殿的13人》生田斗真(飾演源仲章)訪談(12月20日更新尾上松也談及與生田斗真對戲)

劇中以現實地名為舞台的原因――《silent》製作人、編劇訪談(前篇)